货币需要进行一个扩张与收缩的潮汐运动才能维持一个符合经济规律的平衡,即货币的周期性规律。 所以货币发行需要锚点某种标地物或者说是蓄水池。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是黄金,现在是国家信用叠加大宗商品,中国在一定时期是房地产,美国则是石油和科技。

扩张的货币必须通过某个东西将其吸收,以维护其刺激经济行为后的物价稳定。由于货币的定价属性,锚点物的价格必然会被抬高。

考虑到扩张经济行为的需要,定在石油黄金等天然物或者比特币这类算法产物虽然可以维护币值稳定,但是作为刺激经济的工具将受到极大限制。如果定在房地产又会造成房价走高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由于房地产的人造属性,又反过来作为信用扩张工具加速了货币的扩张,非但没有作为蓄水池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印钞机。如果锚定在国债这类信用债券,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通过新债换旧债,但是这是在赌经济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偿还债务的利息。如果将货币锚定在科技,这类高风险且很难在短期定价的东西又使得很难具备可操作性。

人类至今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来兼顾经济扩张与货币稳定。只能寄希望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得经济的发展速度要快于货币的扩张速度,这样才能兼顾两个目标。

不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思考,经济是否非得追求增长,比起持续的增长,发展的均衡是不是更重要。 这里就涉及到公平与效率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所谓蛋糕做大,并不应该追求货币总量的扩张,而是购买力,购买力来源于生产力,生产力来源科技进步,生产力影响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节又会影响生产力的积极性。这些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概念。

可想想 AI 发展带来的变革,与其整日担忧被 AI 替代,不如想想 AI 如果作为一种可以替代人类的生产力,那么人类将超越传统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关系,变成处理均衡的问题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生产力由 AI 来进行生产,而人则可以享受发展带来的好处,那时货币仅作为定价而不作为资本工具,这是真正的大同社会啊!

当然这是发展的理想终极形态,这中间会有一段阵痛期,那就是会 AI 与不会的人之间的差异扩大,这将加剧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过这是政府需要考虑的事情,作为个人,我们需要积极拥抱 AI,在等待大同社会来临之前,先做不被淘汰的人。等 AI 开始普惠全人类的时候,竞争也许就不会这么残酷了。想想互联网发展之初带来的不平衡,到现在互联网开始普惠,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理论上来说是被缩小,只不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缓慢的,而这里面又有很多政府等人为因素在里面,会有很多问题,但是总体方向是一个向上向好的方向发展。